东京上空30秒讲了什么(东京上空30秒的导演是谁)

7651 庹丹彤
影片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美军飞行员突袭日本之前的训练和准备,虽然劳森中尉和妻子之间的感情戏显得琐碎而冗长,但也算是情真意切,并且成为影片中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

在罕见的黑白老照片中,一架美国B-25轰炸机被定格在了一片宽阔的甲板上。实际上,它正在高速滑行,准备振翅高飞。

舰上官兵全都将视线集中在了它的庞大身躯之上,一种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

驾驶它的主人是美国陆军中校吉米·杜立特,这一天是1942年4月18日,而这架B-25轰炸机所在的航空母舰,就是美军的【大黄蜂号】。而这次行动,史称【杜立特空袭】。

空袭的目标,就是日本首都东京,以及包括横滨、神户、大阪、名古屋等几个重要城市的军事和工业设施。美军要以此来报几个月之前,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一箭之仇。

杜立特是此次行动的负责人,他当仁不让地率先起飞,以为紧随其后的其他15架B-25轰炸机做出表率。

他的战机起飞距离最短,只有142米。尽管战机在飞离航母之后,几乎跌入大海,但最终还是在最后关头,有惊无险地飞上了天空。

1944年,当二战还在激烈地进行中,由美国导演茂文·勒鲁瓦所执导的《东京上空30秒》横空出世。

它全景揭秘了那次突袭东京行动的始末,将那场激动人心的战斗进程进行了真实而又细致地还原。

影片中的男一号并不是杜立特中校,而是美军飞行员泰德·劳森中尉。

他跟其他战友一样,志愿报名参加了此次意义重大,同时也极度危险的空袭行动。他驾驶着“跛脚鸭号”B-25轰炸机,在突袭东京的战机编队中第7个起飞。

影片跟随他的视角,重温了他和新婚妻子之间的浪漫恋情,也再现了那场战斗的壮观激烈和惊心动魄。

劳森中尉和杜立特中校一样,都是那场战斗中的真实历史人物。

他在那场战争中幸存下来,并于1943年1月,根据自己的这段亲身经历,撰写出了一部回忆录,书名即为《东京上空30秒》。而这部同名电影,正是在这本书的 基础上改编而来。

影片预算290万美元,在全球斩获了620万美元的票房。在1945年所举行的第17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东京上空30秒》勇夺最佳特效大奖。

除此之外,它还荣获了最佳摄影奖的提名。迄今为止,豆瓣评分7.7,评分人数620人。美国IMDB网站评分7.2,评分人数62,000人。

作为一部79年前所拍摄的老电影,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东京上空30秒》也不失为一部良心之作。

影片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美军飞行员突袭日本之前的训练和准备,虽然劳森中尉和妻子之间的感情戏显得琐碎而冗长,但也算是情真意切,并且成为影片中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

影片的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了中国军民对美军飞行员的救助过程。导演采用了很多细节,来展现中国军民的热情和友善、英勇和牺牲,当然还有对美军壮举的钦佩之情。

与此同时,美军飞行员对中国军民的感激之情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突袭东京虽然对日本所造成的实际损失非常有限,但却极大地提振了美国军民在珍珠港遇袭以来的低沉士气,同时也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广大日本民众之间,也造成了严重恐慌。

他们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日本本土,原来也远没有他们原先所想象的那样安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