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鹤号航空母舰(盘点二战期间日军的五艘航空母舰)

5835 洪志勇
翔鹤号(Shokaku),是太平洋开战之初旧日本海军使用的最好的航空母舰。翔鹤号于1937年12月开始建造,1941年8月服役;编为第五航空战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

翔鹤号航空母舰

翔鹤号(Shokaku),是太平洋开战之初旧日本海军使用的最好的航空母舰。翔鹤号于1937年12月开始建造,1941年8月服役;编为第五航空战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中,“翔鹤”号和“瑞鹤”号的舰载机与美军航空母舰展开历史上首次航空母舰之间的远距离交战。

“翔鹤”号和“瑞鹤”号舰载机击沉美军“列克星敦”号(CV-2 Lexington),重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然而“翔鹤”号飞行甲板被命中了三颗炸弹严重受损,“瑞鹤”号舰载机损失过半,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被击沉,此舰不得不返回横须贺修理。

因此两舰没有参加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从而为中途岛的失利埋下了阴影。

随后因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一次损失四艘大型航空母舰,翔鹤级两舰随之成为日本海军西南太平洋鏖战中的主力。

之后接连参加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等,1942年10月26日南太平洋海战中与“瑞凤”号合作击伤美军“企业”号和击毁“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但“翔鹤”号飞行甲板在圣克鲁斯海战中被命中4颗炸弹再次严重受损。

1944年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人力、物力的差距开始显现,日本海军形势日益趋于被动。

1944年6月菲律宾海战中,此舰与大凤共同编成第一航空战队,“成为当时新编的第一机动部队主力,6月19日在对美国航舰部队发动航空总攻击后,被美军潜水艇“棘鳍”号(SS-244 Cavalla)发射6枚鱼雷,其中4枚取得命中。

此后损管进行反向注水平衡尝试挽救航母。不过也可以从这里看出翔鹤级防御能力的优秀,然而未经提炼的高挥发性婆罗洲原油却坏了大事,彻底把希望葬送。

舰内的轻质燃油被点燃瞬间引发大火,之后火势延烧至汽油槽发生大爆炸,于下午两时一分沉没于北纬11度40分,东经137度40分的雅浦岛北方水底。

大凤号航空母舰

大凤号是旧日本海军的主力航空母舰之一。其曾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舰参加战斗,是日本在二战中最后完工的一艘正规航空母舰,也称为装甲航空母舰。

大凤号于1941年7月10日动工,1944年3月7日竣工,1944年6月19日马里亚纳海战时被美军潜艇击沉。

1944年6月编入第三舰队第一机动舰队,担任旗舰,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

日本舰队利用日占岛屿的有利事态,出动舰载机对美国舰队实施穿梭轰炸,由于日本飞行员在太平洋战争前期损失过半,现役的大部分飞行员缺乏训练,舰载机性能不佳,日本舰载机大部分被击落。

6月19日8时,大凤号航空母舰在飞机起飞作业时候,被已经在海上巡航近半月却一无所获、急于寻找猎物的美军潜艇“大青花鱼”(USS Albacore SS-218)号发现。

“大青花鱼”号隐蔽地向其接近,准备发射鱼雷时,潜艇上的鱼雷射击指挥仪却突然出现故障。

但“大青花鱼”号没有因此放弃战机,而是根据目视瞄准向“大凤” 号发射了6条鱼雷。其中只有2条射向了“大凤”。

大凤沉没之地此时“大凤”号上的小松关雄兵曹长刚刚驾驶飞机升空,立即看到鱼雷航迹正向“大凤”号扑来,为保护母舰免受攻击,他立即采取自杀撞击行动,按下机头,撞毁了一条鱼雷。

但还是有一条鱼雷逼近,“大凤”号已来不及规避,被这条鱼雷击中。

但“大凤”号毕竟是防护力超群的现代化航母,一条鱼雷当时没有对其造成什么大的损害,小泽中将也命令舰载机继续起飞,同时命令护航母艇加强反潜警戒。

始料未及的是鱼雷爆炸损坏了一部升降机,同时破坏了输油管道,导致燃料在舰体内不断挥发,更造成空气流通系统无法运作,使油气难以外泄,在舰体内部弥漫。

下午2时32分,因为油气浓度过高,引起前部发生爆炸,5分钟后,引爆前弹药库,舰体开始倾斜。

下午4时30分,这艘服役才3个月的新型航空母舰就葬身海底。随舰官兵阵亡660 人。

沉没地点为东经138度12分,北纬12度5分。由于其仓促战殁,其未曾返回过预定设籍的舞鹤母港。1944年8月26日大凤号被除籍。

信浓号航空母舰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日本海军的大型舰队航空母舰。信浓号最初是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号舰(110号舰)开工,建造进行50%时被改造成航空母舰。

信浓号在服役后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仅仅航行了17个小时便被美军潜艇发射的4枚鱼雷击沉,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直至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的服役。

拥有强大装甲和水下防御能力仅仅被4枚鱼雷击中就很快沉没似乎不可理解。防御能力和其基本相当的武藏号,被足足12枚鱼雷击中后最终沉没;

而大和号在300多架美机的围攻下,身中12枚鱼雷和7颗炸弹以后才沉没。对比起来,信浓曾经特地加固了水下防御能力,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这是个“半拉子工程”,细节没有完工,不少水密舱的门无法关紧,甚至根本没有门,造成大量海水的进入。

二.该舰排水系统没有完成,汽动水泵还没安装,排水管也没有配齐,而手动水泵又太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三.水兵素质很差,在初期还能在统一指挥下排水。一旦舰只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立即失去了勇气,全部乱作一团,四散逃命,造成舰只失去有组织的抢救。

总之,信浓号仍然是日本海军历史上的重要战舰,它的诞生和覆灭都从某种程度上预言了日本在二战中的必然结局。

赤城号航空母舰

赤城号航空母舰(英文:AKAGI Aircraft carrier)是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重型航母,也是日本海军仅次于信浓号的第二大航空母舰。

其原为战列巡洋舰,后改建成航空母舰,改造后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式,加装了岛型舰桥与升降机。

赤城号于1920年12月6日开始动工建造,1927年3月25日完工并开始服役,服役15年后于1942年6月6日在中途岛战役中重创自沉,期间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初期重要的海战。

1942年6月5日中途岛海战中,“赤城”亦作为第一机动部队旗舰的身分参战。

上午10时20分,遭美国海军3架SBD式俯冲轰炸机(来自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CV-6轰炸机分队)投下其中2枚炸弹的打击,一枚命中了中部升降机附近并贯穿飞行甲板于机库引爆;

另一枚则是近矢弹,擦过舰艉后方甲板并破坏了舵机。

当时机库内正在进行舰上攻击机的加油与将陆用炸弹改换装攻舰炸弹的挂弹作业,炸弹带来的连锁爆炸使得舰上火灾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火灾并未延烧到赤城的下部结构,因此火灾于中午12点一度已被控制,由于航空汽油着火,赤城号上的状况持续恶化。

6月5日晚上7点20分,赤城舰长下达全体撤舰命令,全员离舰后赤城号仍然浮在海面上,但由于赤城当时已经失去动力;

加上苍龙与飞龙也遭到美军舰载机的攻击重创,考虑到大型船舰的拖曳可能会招来更多空袭甚至被敌方给掳获。

因此1942年6月6日凌晨2点55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下达终止中途岛作战命令,并要求赤城自沉处分。

自沉任务交由日军驱逐舰队执行,分别为“荻风号”、“野分号”、“岚号”、“舞风号”,4艘驱逐舰发射了4枚鱼雷并成功命中3枚,赤城号最后沉没地点于北纬30度30分、西经178度40分。

中途岛战役后舰上成员总计战死者士官8名、下士官兵213名,舰载机部队战死7名。

1942年9月25日日本海军对赤城号航空母舰除籍。

加贺号航空母舰

加贺号(かが/Kaga)航空母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原始设计是战列舰,作为“八八舰队计划”的一部分,1920年7月开工,由神户川崎船厂建造。

加贺的命名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国加贺国名,这与大部分是使用瑞兽命名的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是由加贺级战舰改装,却没有改名而沿用原本的战舰命名所致。

1942年,其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海军击沉。因为错过多次战役到中途岛战役,所以在中途岛战役中“加贺”号的舰载机编制是日军航舰部队中最完整的满编状态。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加贺””在发动对中途岛基地的袭击之后,在换装舰载机武装时,被美国海军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突袭,总共被命中5发炸弹。

其中一发直接命中舰桥,舰长冈田次作上校以下的舰上主要军官绝大部分当场死亡,令损管现场缺乏有效指挥,最终导致大火完全失控。

下午2时放弃抢修,下达全员离舰命令,下午4时26分,火势延烧到汽油槽引发大爆炸,舰体断成两截不久沉入大海。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