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乌指什么动物(乌鸦如何变成了人人讨厌的丧鸟)

7077 裴如云
乌合之众的乌是乌鸦,天下乌鸦一般黑、彩凤随鸦、乌合之众,像这样形容乌鸦不好的贬义词有很多,可见人们对乌鸦很讨厌。​不仅成语俗语中可见讨厌之情,在书籍中也有所记载。例如《容斋兰笔》中记录: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驱之,至于弦弩挟弹,击使远去。

"天下乌鸦一般黑"、"彩凤随鸦"、"乌合之众",像这样形容乌鸦不好的贬义词有很多,可见人们对乌鸦很讨厌。

不仅成语俗语中可见讨厌之情,在书籍中也有所记载。例如《容斋兰笔》中记录:"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驱之,至于弦弩挟弹,击使远去。"

乌鸦之所以惹人讨厌,原因之一是其丑陋的外表。在《中国民俗辞典》中记录"乌鸦颈项处有一圈白毛,余皆漆黑,与丧服相似,又喜食腐尸,故视为不详之物。"乌鸦一身黑毛,跟羽毛颜色鲜艳多彩的凤凰、鹦鹉等其他鸟类自然是无法比拟。

另一方面,乌鸦难听的叫声也是人们所不喜欢、忌讳的东西。

在民间流传的不成文定律:早上听到乌鸦叫声,预示着即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古代,南京地区的人听到乌鸦的叫声,必然要诵读七遍五字真言,才能避开乌鸦所带来的不详之气,化解即将面临的灾难。

乌鸦除了长相、叫声惹人不喜之外,它还被作为是不详之物。在《史记·周本纪》中曾记录过这样的故事:在周武王征战讨伐殷纣王的时候,突然天有异象,天上有一团大火化作乌鸦飞落在周武王所居住的帐篷上。

周武王意识到这是上天发来的信号,认为此时不是讨伐的最佳时机,所以就终止了这次的征战,而乌鸦也被认为是不详之物。

另外,乌鸦兆丧是老一辈人代代口口相传的民俗定律。食腐是乌鸦的天性,在人、动物的尸体附近就容易出现乌鸦成群,也就是为什么古代葬礼上常常会出现乌鸦的原因。

因为古代是土葬,一般埋葬的时候尸体已经有所腐烂,这些气味就会吸引了乌鸦。死原本是人们所忌讳的事物,死亡现场的常客"乌鸦"自然也就让人避忌,认为是不详之物。

其实乌鸦并非一开始就这样惹人讨厌,被当成是不详之鸟。神奇的是,它不仅不被讨厌,在南宋以前,乌鸦是被当作神鸟来信奉,而且也有不少关于乌鸦的褒义成语,例如"慈乌反哺"、"乌鸟之情""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等。

乌鸦有占卜的功能,"鸟占"就是古代有巫师用乌鸦占卜的方法。《左传》中记录,郑国被楚国围攻情况十分危急,本来打算弃营而逃的时候突然看到楚国帐篷上出现乌鸦,于是郑国就放弃了逃走的计划。

因为郑国相信事情有转机,果然很快诸侯们就来解救郑国。除此之外,传闻在努尔哈赤攻打天下时常常有乌鸦为后金大军指路,给军事告捷助了一臂之力。所以在满族文化中,乌鸦是神鸟。

乌鸦除了在军事上起到作用外,还能有象征凶吉的作用。《墨子·非攻下》记载"赤乌衔珪,降周之岐社",这就是"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来源。

而且乌鸦还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代表,是孝顺的象征。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着乌鸦反哺的现象,"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所以,乌鸦并非一开始就被当成是不详之鸟。只是随着中国民间文化发展,乌鸦开始从神鸟、孝鸟变成了人人嫌弃的不吉利的动物。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