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水星纪念介绍(水星纪念舰娘的原型是什么)

5940 运运杰
水星纪念号防护巡洋舰是前苏联海军收编,由沙皇俄国海军实际建造的4艘博加特里级防护巡洋舰,以完工入水时间排序,该舰为本级的3号舰。舰名“PamiatMerkuria”意为“纪念水星号(MemoryofMercury)”。

水星纪念号防护巡洋舰是前苏联海军收编,由沙皇俄国海军实际建造的4艘博加特里级防护巡洋舰,以完工入水时间排序,该舰为本级的3号舰。

舰名“Pamiat' Merkuria”意为“纪念水星号(Memory of Mercury)”:这一舰名寄托着建造者对她未来可以如当年“水星号”一样英勇作战的强烈祈愿,水星纪念也成为了可能是在红海军中“除阿芙乐尔外,参与实战的最老巡洋舰”。

中文舰名:水星纪念号

英文舰名:SN Pamiat' Merkuria

舰级:博加特里级

服役时间:1905年

标准排水量:6440吨

航速:23 节

纪念那个名为“水星号”的前辈的故事

水星号是隶属于沙皇俄国海军黑海舰队的一艘按有18门24磅榴弹炮与2门3磅便携火炮的横帆双桅船。

该舰在1819年年初在塞瓦斯托波尔开工建造,1820年5月入水,隶属于沙俄海军黑海舰队。该舰材质采用克里米亚橡木,以适应黑海的水文条件,舰艏的墨丘利神像或许正昭示着她灵活机动的特点。

1829年5月14日,水星号单舰遭到土耳其一支完整舰队,包括6艘线列舰(Ship of the line),2艘护卫舰(Frigate)以及2艘小型护卫艇(Corvette)的追击。

形势危急,在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卡扎尔斯基中尉的指挥下,水星号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被迫单舰与之发生交火,并近距离与两艘线列舰。

110门火炮的塞利米耶(Selimiye)与74门火炮的瑞尔贝(Real-bei),发生了一场“战力极不对等的战斗”——这场战斗对于水星号来说,打败对手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务,所以一开始她的目标就是“逃生”。与其被一点点追上,不如迎面而上。

狭路相逢勇者胜,水星号利用自己小船的灵活机动的优势,为了最大限度饱和自己的火力,几乎是从两艘线列舰之间“穿行而过”,左右舷炮齐射,对两舰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塞利米耶与瑞尔贝看着水星急速穿行。

但可能是因为开火很大程度会相互误伤友军,导致无法全力开火最终导致水星号完全穿过。再调头追时,已然来不及了——水星号由此成功“一挑二”,并顺利生还。

虽然逃出生天,但水星号本身依旧受创严重,直至1836年水星号一直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大修,随后再度投入到了黑海东部高加索沿岸的登陆与巡航行动中。

直至1855年,水星号终于逐步从一线海军战舰中退居二线,执行后方支援任务(架桥与运输物资等)。1857年11月,水星号因年久失修从沙俄海军除藉并拆解。

不论是舰尾被允许挂圣乔治旗,还是战后的种种赞誉,水星号对于沙俄海军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那种“直面危机,迎难而战”的作战姿态,全力拼搏出一线生机的信念,已然成为了沙俄乃至后来苏联海军的榜样。

继承前辈的精神

直到1907年3月25日得到正式舰名前,该舰与二号舰奥恰科夫一度同时使用“Kagul(卡古尔)”作为暂定舰名,这导致她的早期记录与奥恰科夫的资料很容易混淆。

所幸两舰的建造地点不同——水星纪念在1901年8月23日在现乌克兰的尼可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辽宁号:嗯,是同一个蛋池里出生的),1902年5月20日入水,1905年正式入役。

在一战时期,水星纪念服役于沙皇俄国海军黑海舰队,对抗德国与奥斯曼帝国在黑海的势力扩张。随后十月革命爆发与红军的势如破竹,协约国很快开始干涉苏俄内战。

1919年4月,水星纪念因引擎故障,在黑海舰队母港的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被撤出克里米亚的外国干预军队遗弃——虽然在战斗中遭受了重创,但依旧顽强坚持了下来,最终由苏联接收成为了红海军的一员。

经过长时间翻新改装后,该舰更名为“共产国际号(Komintern,Коминтерн)”,为防止歧义,下文依旧使用“水星纪念”作为舰名。

在1930年成为训练舰用于训练苏联海军官兵后,理论上水星纪念已经不具备原本作为战舰那么高的战斗力了(四个锅炉搬空改成教室,更换舰炮并拆除固定鱼雷管,很可能一根烟囱也被拆了),但是2年后的事实证明,我们都错了:

1932年5月,水星纪念在某次航行中不明原因直奔眼前的红色高加索(Krasny Kavkaz, Красный Кавказ)而去,一头撞向了后者的舰艏艏楼,导致其舰艏严重损毁。

在4个月前刚刚服役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级轻巡洋舰红色高加索立刻受到了来自红海军大前辈的“热烈欢迎”与“热情拥抱”,表示自己“十分不敢动”。立刻“躺好躺平了”被紧急送回港口重修艏楼。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红色高加索的舰体总长因重新修复而比原先平白无故长了11米左右。   

肇事者水星纪念表示自己十分欣慰:作为“撞角战甲方”的她反而一点事儿没有,还为友舰做了“大好事儿”。于是她默默继续着自己作为训练舰的生活,关爱后辈,深藏功与名。

但随着1941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水星纪念立刻投入到了抵抗侵略的战斗中——在敖德萨保卫战、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均给予了苏联红军以重要海上支援。

甚至参与缔造了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行动(Kerch-Feodosiya Operation)的重要反攻登陆胜利。但也因此,包括她在内的苏联海军黑海舰队成为了德军在苏联南部战线的眼中钉。

自1942年3月开始,水星纪念连续遭受德国空军数个航空大队的反复大规模空袭。直到7月抵达现格鲁吉亚三大黑海港口之一的波季(Poti)时,水星纪念已经被严重损毁到了“完全不值得修复”的程度。

尽管如此,水星纪念依旧最终选择拆卸下自己的舰炮移到黑海东北岸重镇图阿普谢(Tuapuse),作为岸防炮继续作战保卫自己的母国;

而失去武装的舰身则在波季港北部的霍比河(Khobi River)河口自沉,成为了一道防波堤,结束了作为“红海军前辈”的一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