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稀代指什么年纪(为什么说七十三岁是老人的一道坎)
在人均寿命大幅提升的今天,“人活七十”再也不能被称为“古来稀”,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也并不罕见。
但是,有两个年龄,却像是中了死神的魔咒,一直让人惶恐不安,那就是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阎王是主管人生死的神仙,阎王让你几更死,你就得几更死,所以民间就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意思是人活到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年龄时,就是一道坎,很容易迈不过去,在此时过世。
我们现在明白那是种迷信的说法,但老辈人却对此深信不疑。这两个岁数就成了不少老人的禁忌,一旦到了这个岁数,就会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生怕自己熬不过去。和别人谈起年龄话题时,往往也会虚报一岁,以图安心。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句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两大先圣孔子和孟子对后代的影响。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病逝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正好七十三虚岁;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病逝于公元前289年,享年正好八十四虚岁。人们认为这两位圣人都活不过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年龄,圣人都容易在这两个年龄死去,何况一般老百姓呢?
于是这种说法便世代流传下来,越传越广,越传越玄乎,甚至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致使一些老年人到了这个年龄便顾虑重重,吃不香、睡不甜,成天闷闷不乐,很怕迈不过去这个“坎”。
万一有点头痛脑热的小毛病,也会误认是不祥之兆,提心吊胆,思想压力很大,使本来已经衰老的身体,承受不了如此大的精神压力,常常出现一些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状况。
这句话放在古代也许还有一定的应验,由于生活与医疗条件的原因,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大多不长,50岁都要开始知天命了,70岁那就叫古来稀,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凤毛麟角。
但是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也发展很快,人们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平均寿命也在逐渐延长,“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已成历史。
现在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了77岁,活到八九十岁也很正常了。
据有关专家统计,73岁与84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和72岁、74岁及83岁、85岁这4个相邻年龄段的死亡率相比,并无明显差别,这也说明“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毫无科学根据,老年人千万不要相信。
长命百岁,颐养天年,是所有老人的共同愿望。既然寿命没有“坎”,就应在73岁和84岁时振作精神,摆脱各种不利因素对自己的干扰,轻松度过,更不要疑神疑鬼。
一旦发生小伤小病,也要正确对待,积极进行治疗;并要培养乐观主义的精神,加强体育锻炼,科学养生,纠正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